尽管金融机构普遍预测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幅将低于去年水平,但是经济学界对今年我国投资可能过热的担心也有增无减。 有机构预测,1至2月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3.4%,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当前存在拖累投资同比增速下降的因素:首先,根据历史数据,在2004年及其之前,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均高于上年12月,但2005年后此状况发生了变化,2月累计投资增速均较上年12月出现小幅放缓。其次,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两成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可能因严厉调控而放缓。 市场认为,保障性住房投资效应减弱,“十二五”期间的项目又尚未全面开工,是导致这两个月累计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预计1至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比去年全年回落1.5个百分点。 有人甚至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过热问题而不是物价问题,3月份发布的投资数据还看不出来,但是到了4月份就可能引发普遍关注。由于投资过热,供给过多,明后年中国要讨论的就很可能不是通胀而是通缩的问题了。”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从年初一些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看,今年我国确实存在出现投资过热的风险,进而对宏观调控提出重大挑战。 对此,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十二五”的投资计划需要调整。他认为,各地方各行业的“十二五”投资计划都比较大,比如说铁路建设计划投资3.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的投资规模也非常大,包括LED、电动汽车、太阳能产品等等。这种投资计划需要重新做审核,否则会影响整个“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如何应对可能的投资过热?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是中央政府除进行目标引导外,还要出台一些具体调控措施,比如增加投资的资金成本,控制好信贷投放的闸门,抬高投资的市场、环境准入门槛,收紧土地政策,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等。 二是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需要进行调整,不能总是单纯考核经济增长速度,还要强调民生,强调和谐发展。换言之,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评价要同时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